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部署为主旨,打造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平台。论坛期间,嘉宾们乘车来到北京天桥演艺区,了解西城区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及中轴线传承保护方面的相关情况,开启一场览阅壮美中轴之旅。
天桥演艺区位于南中轴西侧,南起永定门,北至珠市口,占地2.07平方公里,是首都历史文化名城及中轴线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历史文化名城及中轴线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产业项目。
嘉宾一行首先来到天桥演艺区的核心地标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由这里的工作人员刘澍为大家引领参观并进行讲解: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是天桥演艺区的核心项目,占地1.65公顷,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包含一个1600座大剧场,一个1000座中剧场,一个400座小剧场以及300座多功能剧场,此外还拥有古戏楼、新空间剧场、文化内街、阅读空间、各类型排练厅等剧院空间10000平方米。天桥艺术中心在开业之初就确立了国际、时尚、大众的品牌定位,演出内容上,以音乐剧为核心,戏剧、舞剧、儿童剧也是特色鲜明的标签。开业以来,举办了华人春天艺术节、新经典艺术节,老舍戏剧节,天桥音乐剧演出季等演出节庆。《法源寺》《剧院魅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国内原创剧目在艺术中心上演。
走出艺术中心北侧门,嘉宾们驻足在天桥市民广场。来自天桥印象博物馆馆长宋鲲接下来带领大家继续参观。2005年,天桥街道兴建天桥市民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作为天桥民俗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6处奥运市民文化广场之一,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是北京最早的演艺集聚区。在东端复建了昔日的天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四面钟,这是西洋风格的坐地钟楼,为西洋风格建筑。广场西侧塑立了“老天桥八大怪”的雕塑,展现老天桥民俗文化景观。
在市民广场南侧,逐阶而下嘉宾们便来到了天桥印象博物馆。它坐落于北京南中轴线天桥艺术中心地下一层下沉广场,建筑面积3300平米,于2018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在馆外,来自国家级非遗天桥宝三民俗艺术团正在表演天桥抖中幡和天桥摔跤。中幡起源于晋朝,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北京文化尤其是老天桥文化的缩影;摔跤,是一古老的重竞技项目,被称之为“京跤”的天桥摔跤,是在传统摔跤技艺的基础上发展成的颇有相声艺术特点的摔跤,其中既有真功夫,又语言幽默。步入馆内,正在举办“天桥百戏 百戏争辉”主题展览,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身临其境,带众嘉宾瞬间重回老天桥城南游艺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天桥”,宋鲲馆长介绍:这是我们等比例缩小的景观桥。今天大家也可以在我们博物馆的“天桥”上走过,桥对面的影像就是永定门。下桥左转,大家看到的是《旧京天桥一览图》,作者是王大观,反映了老北京天桥地区繁华的市井百态。嘉宾们通过《元代图》《明代图》《清代亲耕亲祭图》等史料图片,逐步了解天桥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期间非遗传承人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老天桥的绝活技艺《耍花坛》、“老北京叫卖”、新天桥快板、京韵大鼓等。
站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西城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现如今,天桥演艺区已成为北京最大规模的演艺产业园区,汇聚了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剧场、万胜剧场、梨园剧场、湖广会馆、天桥德云社等知名演艺场所,中央芭蕾舞团、北方昆曲剧团、北京风雷京剧团、北京杂技团、北京皮影剧团、德云社等知名院团,已经形成了一个古今辉映、琉光戏影的文化消费地标,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演艺之都”持续助力。
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欢迎您的到来!